南方省份由于其地域气候属多雨区,暴雨强度大,对尾矿干堆后的管理造成极大不便,加之尾矿干堆运营成本相比传统的水力冲填法高,因此,大多南方矿山企业对尾矿干堆技术持谨慎态度,目前尾矿干堆运用较少,且效果不甚理想。
在具体设计、施工以及后期的运行过程中,尾矿干堆场面临诸多难题,主要如下:
1)南方多雨地区雨水是尾矿干堆的主要障碍,必须采取合理、经济、有效的“雨污分流”措施对库外洪水进行拦截,实现雨水、污水分流。
2)在雨季时,尾矿的正常排放和尾矿堆积坝的堆筑工艺成为一个难题。
3)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追求压滤设备的脱水效果,忽略尾矿的碾压参数。
4)当库区汇水面积较大,后期运行时间较长时,尽量保证较少的上游来水以及天然雨水与尾矿接触是个难点。
5)质量控制,特别是在后期的运行过程中,应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培训合格后再上岗。
面对这些问题的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如下:
1)尾矿干堆场根据“雨污分流”的原则,分别设置了排洪系统与渗滤液收集系统。排洪系统主要用于排泄尾矿干堆场汇水面积以内未与尾矿接触的洪水;渗滤液收集系统主要用于排泄进入尾矿干堆场内与尾矿接触的雨水。
2)针对南方多雨地区,无法避免雨季筑坝时,一方面考虑修建暂存区;另一方面则要分期实施。根据干堆场的地形地貌,合理分区,分期实施,不宜在雨季施工的工程提前或延后安排,搞好工序穿插,提高工效和施工速度,遇到较大的暴风雨天气应停止施工。
3)在尾矿堆积坝铺筑之前应根据设计的堆积体压实度进行现场生产性试验,通过试验确定碾压参数及相应的铺筑工艺后再进行施工,从而有利于干堆体的稳定性。
4)正常生产时,库面应向上游倾斜,库尾宜堆成1∶6坡比以形成较大的排洪水头。在尾矿干堆场生产运行期间,按照堆填台阶高度分级开挖临时排水沟。随着堆填工作的推进,临时排水沟不断向库尾迁移,其所拦截的集水面积也随之减小。
5)质量控制。每期子坝堆筑完毕,应进行质量检查,检查记录需经主管技术人员签字后存档备查。定期检查尾矿坝监测设施,做好记录并存档备查。汛期前后均应对排水和排渗系统进行检查、维修和疏浚,确保排洪设施畅通。每次洪水过后应对坝体及排水构筑物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与清理,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上一条: 尾矿干堆的防洪与排水
下一条: 尾矿干堆的优势有哪些